工艺美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艺美术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工艺美术领域从事设计、创作、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专业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承和创新并重,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工艺技能,以适应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
广阔的就业前景: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就业,包括但不限于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文创产品开发、室内陈设设计、数字艺术创作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艺术需求的提高,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综合能力培养:该专业不仅注重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手工技能和市场洞察力的综合提升,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与众多工艺美术企业和文化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和项目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优秀的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教授、艺术家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还在工艺美术实践和创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和专业引领。
基础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基础、工艺美术概论、数字艺术软件等。
专业核心课程:陶瓷工艺、漆艺、金属工艺、纤维艺术、文创产品设计、创意首饰设计、数字工艺美术等。
实践课程:工艺美术采风、工作坊实践、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第四学年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
陶瓷艺术设计师证书
珠宝首饰设计师证书
雕塑师证书
企业实习:与众多知名工艺美术企业和文创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岗位。
项目实践:参与各类工艺美术项目和展览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国内升学:为学生提供考研指导,助力学生进入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国际交流:与国外多所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交换生项目和留学机会。
就业方向: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文创产品开发、室内陈设设计、数字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等领域。
就业支持: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优质的实验实训条件:配备先进的工艺美术实验室和工作室,包括植物染工作坊、苗族蜡染工作坊、祖氏滇绣工作坊、葫芦艺术非遗工作坊、云南民族陶艺工作坊、船模工作坊、面塑工作坊、唐菓子工作坊、广告设计实训室、视觉旅游产品开发实训室、视觉图形应用实训室、专业基础实训室(1-2)、画室(1-8)等。
唐菓子
扎染工作坊
陶艺工作坊
葫芦雕刻工坊
船模制作工坊
面塑制作工坊
植物染工作坊
祖氏滇绣工作坊
广告设计实训室
视觉旅游产品开发实训室
视觉图形应用实训室
专业基础实训室(1)
画室(1)
画室(2)
画室(4)
画室(5)
画室(6)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学术交流与展览平台: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展览活动。
付昆祥,男,船模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师,1984年和2014年的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分别取得了两个第四名的成绩;1992年和2013年的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分别获得了银牌和第二名的成绩;2012年和2014年获得了两个“工美杯”的优秀奖,一个金奖和一个铜奖;2014年参加行业内的专业比赛“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2016年在昆明市第二届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评选中,入选云南省昆明市优秀人才(文艺类);在同年的2016年9月,又获得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意类作品”金奖;2017年在“第三届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云南省陶瓷工艺大师、云南省木雕工艺大师评选”中,获得了“第三届云南省船模工艺大师称号”;2017年申报项目“世界船说”手工船模作品,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国内巡展);获得了“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称号;2018年“第三届淘宝造物节”在杭州西湖举办,全部参加人员共174人,作为云南唯一被选入的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获得了“网络投票最佳人气奖”;2019年“庆祝建国70周年云南民间工艺创意展”中,作品获得一等奖;同年11月,获得“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的金奖;2019年12月“第四届昆明市名匠工作室”被评为第四届昆明市名匠,获得了名人名匠工作室的资金支持;2020年在“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
黄林彩,女,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宋代点茶老师、茶艺与茶文化老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任云南茗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博思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昆明市书林一小少儿茶艺专职教师、中国关工委少儿茶艺高级讲师;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员、国家人社茶艺师、评茶师、茶叶加工工高级考评员;云南省茶艺大赛裁判(2024)、安宁市茶艺大赛裁判(2024) 、非遗宋代点茶茶百戏某给技艺特训组组长、非遗宋代点茶研究组普洱茶项目负责人;发表宋代点茶相关论文2篇,长期从事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工种培训,指导学生参加市级茶艺大赛多次获得二等奖、三等奖。截止2024年,社会化培训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千人以上。
刘丽春,女,面塑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昆明五华区非遗面塑传承人,2007年5月开始从事面塑艺术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参与云南省文化艺术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多次的面塑培训活动,在积极传授技艺。2011年6月—2012年6月应聘在云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做面塑作品创作工作;2018年在昆明世博园开设刘丽春面塑工作室,在室内有一系列面塑展示,2021年参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型展示作品等。创作的“版纳风情”系列面塑作品获云南省首届职工才艺博览会手工艺一等奖和优秀才艺展演奖、被评为中华手工杂志“手创中国2011创意手工大赛”年度最有创意手工达人;荣获云南省职工创意成果展《春江花月夜》获得银奖,《母女情》获得铜奖;作品《母亲》获“国庆70周年云南民间工艺创意展”二等奖 ;作品“彩云之南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银奖 ;作品《狼牙山五壮士》《长征》《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入选云南省非遗作品在云南省文化馆展出;作品《民族团结一家亲》获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在泰国清迈大学孔子学院做非遗面塑的体验活动,和泰国学生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受欢迎;多次参加“生物多样性”等非遗面塑的宣传和体验活动。将非遗传统技能和科普知识结合,完成昆明官渡区科协的科普项目“在非遗面塑体验中探索科普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云南省文学艺术馆、云南省民族博物馆、进单位、进景区做面塑宣传和体验活动,有上万人次参加活动。向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的“象”往之旅展馆捐赠面塑作品两件《象群过三江》《吉象盛世》;被云南电视台和刘丽春面塑团队承接了共建国家青少年“话语桥”的夏令营,有一百多个国家青少年参加非遗面塑的体验活动。在这一年她的工作室还承接了东南亚多个国家青少年上百人次的面塑体验活动。她的工作室创作的非遗面塑《山海经》展示在云禾面塑艺术馆、在翠湖公园、在璞玉书店、在西山公园景区等地开展,参观、学习的有上万人次。
瞿凌,女,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毕业于昆明纺织工业学校大专部图案设计专业,云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蜡朵朵”品牌创始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文化产业学院特聘教师;昆明辛格传媒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首席设计师。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会员、云南省民间工艺传承协会会员、昆明市西山区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常务理事、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文化旅游产业协会会员,曾任云南轻纺职业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印染工艺设计》课程教客座教授。2018年创立“蜡朵朵苗族蜡染传习馆” ,品牌荣膺“云南省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技艺入列昆明市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指导徒弟方方绘制的具有云南元素的大幅蜡染画《团结花开彩云南》,被国家一级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2022年瞿凌依托其运营公司昆明辛格传媒有限公司参加第四届“西山睡美人”文化艺术节“非遗西山”首届非遗产业化大赛,被中共西山区委宣传部、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授予培优奖;2023年作为指导教师之一指导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团队项目《彩熹·YUNL——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彩绘的传承与创新》,参加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我敢闯”“我会闯”“工行杯”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创意组),荣获本届大赛金奖;依托其运营公司昆明辛格传媒有限公司代表昆明参加云南“丝路云裳·七彩云南”2023年民族赛装文化节——首届中国·楚雄时装周,成功举办“蓝梦古韵·蜡朵朵时装”专场发布,展示独具特色的蜡染和扎染系列服饰,荣获大赛“贡献奖”;作品扎染裙《荷叶轻舞》荣获2023年度中国民族民间“传承·创新”非遗 文创大赛“最具非遗传承代表性奖”;蜡染画《欢畅泥巴浴》入藏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象往之旅”生态文明科普基地。2024年蜡染长卷《山海经》之“相柳”、“蜡朵朵”品牌系列服装等非遗作品入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翰文院“云之传承”非遗展蜡染展厅。
阮智敏,男,唐菓子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技师(中式烹调师),中式烹调高级考评员/世界技能大赛评委;昆明技术能手、云南烹饪名师、滇菜精英;美食艺术家。2004年,获江苏省第四届烹饪大赛食雕组特金奖。2005年,获青岛市第十五届全 国职业技能大赛“雕刻组”特金奖。2007年,代表云南省烹饪协会到大理、丽江、文山等地表演“豆腐雕”。2008年,获云南省烹饪大赛“雕刻组”特金奖,并获“云南名师”称号,破格晋升为技师。2008年,与周毅、张家清等人合著出版《写实派糖艺》、《糖王周毅》。2009年 ,获“云南省职工才艺博览会”手工作品二等奖。2016年至 2020年,连续参加上海国际烘焙展“糖艺组”表演。2018年,参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执教工作。2018年,入驻昆明市世博园,跟随刘丽春大师成立非遗研学馆。2019年,入住官渡古镇,与刘老师合作开设滇派面塑体验馆。2020年,开通抖
音账号“老阮美食艺术”,目前粉丝量近26万。2020年,开通快手账号“老阮美术艺术”,粉丝量4万多。2020年 ,开通小红书账号“美味果子”,粉丝量5万多。2021年,参加江苏卫视达人秀节目“非遗唐集子”制作。2021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覆盖昆明学院、昆明冶金学院、云师大商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书林一小、长春小学等学校。
汤凌,女,植物染非遗传承人,植物染高级染色技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植物染色主课教师。1990年进入云南大理扎染工坊担任质检员,在厂期间因为花型设计比较出色,兼任了工厂里的花型设计员; 1996年大理扎染工坊关闭以后出于对草木染技艺的喜爱开始到贵州、四川、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的草木染工坊考察、交流、学习草木染制作工艺。深耕草木染技艺,将各地关于草木染的技艺特点进行收集整理。着重在北京通州跟随非遗传承人黄荣华老师学习研究。为更好、更全面、更深度的传承草木染技艺而努力。其中以对云南大理扎染工艺的学习研究、被称为“东方古老的艺术之花”的贵州安顺蜡染工艺的学习研究、广州佛山顺德香云纱工艺的学习研究以及在江苏南通水色染坊的交流学习研究受益最深。2018年在千聊app网络平台推出《梦幻天然草木染》初级课程 ;2019年1月策划《草木·色——植物染笔记》荣获“书香昆明·好书评选云南十大好书”;2019年10月在第三节云港澳台青年双创暨云港澳台创意农业发展论坛荣获三等奖;2020年9月在两岸一家亲·创意自贸区首届昆台青年文创作品大赛荣获特等奖;策划《草木·色——植物染笔记》荣获“书香昆明·好书评选云南十大好书”;应邀加入南方艺术生活社群,担任草木染特约讲师。三年共开展草木染课程100期。在推广草木染技艺的同时,进行草木染技艺传承。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