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践初心,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站绘新篇,七月盛夏,“萌芽行动”实践队怀揣着满腔热忱奔赴楚雄武定县,正式拉开为期7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活动首日,团队在烈士墓园中回望峥嵘岁月,徒步跋涉间锤炼意志,穿梭于武定县街的烟火街巷,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红色精神传承到乡土文化探索,这场实践之旅的开篇已然精彩纷呈。让我们通过团队成员的视角,一同倾听他们在实践中的所见、所感、所悟。
队员董泽宝:走进革命烈士陵园,当我们站在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仰望纪念碑上的镌刻,都是前辈们光荣的抗战故事。前辈们以血肉之躯劈开黑暗时,心中定然装着一个更平等、更光明的中国。我们缅怀,更要承接这份精神坐标,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队员谭正松:走进县街中,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生活的气息,无论是建筑的风格还是穿着地方民族服饰的阿姐们,都充满着彝族的风情。到了革命烈士陵园,刚踏进园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庄重,严肃的氛围,慢慢走进墓园,看着一座一座树立的墓碑,黑色大理石上,铭刻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那冰冷的青砖石下,安息着一个又一个充满热血的生命。看着中央树立的巨大的纪念碑,心中感受到沉重,没有他们的付出,便没有我们的今天,因此,我们才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继承革命先辈的意志,不断拼搏,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队员陈梦媛:今天的参观太有意义了!先烈们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看这些烈士事迹,每一段都让人震撼,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会把这仲精神化为动力,在生活里传承他们的精神,也希望大家都能铭记历史,继续前行 。
队员王会仙:今日,我们先后参观抗震纪念碑与武定县烈士墓园。抚摸抗震纪念碑上镌刻的文字,聆听老师讲述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到在重大灾难面前,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踏入烈士墓园,肃穆氛围令人肃然起敬,为墓碑清扫落叶时,凝视着碑刻姓名,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无论是抗震救灾的奋斗历程,还是革命先烈的牺牲壮举,都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
队员孙亚玲:今天的旅程,延安精神给予我精神上的洗礼,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令我敬佩。走进烈士墓园,青柏垂首,寂静中只有风拂过碑文的簌簌轻响,肃立的墓碑似在无声诉说往昔峥嵘,胸腔里翻涌着对先烈的敬畏与传承信念的滚烫决心。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既是沉甸甸的历史馈赠,更让我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队长杨娟:作为队长,我目睹队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倍感欣慰。拍摄时有人专注取景,有人协调场地,有人深挖故事,团队协作高效有序。大家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彼此补位、互相支持,不仅出色完成工作,更让我看到集体智慧与凝聚力迸发的强大力量。
队员任爽:在烈士墓园红色文化基地拍摄时,肃穆的墓碑、摇曳的松柏,让我深刻感受到先烈们的伟大与崇高。每一次快门按下,都是对历史的铭记。为了更好地展现庄严氛围,我不断调整角度、光线,在拍摄中,我的摄影技巧也得到了提升,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队员李悦:沿着蜿蜒公路徒步前往烈士墓园,汗水浸透衣衫,脚步却愈发坚定。一路上,崎岖的道路恰似先烈们曾经的奋斗征程。抵达墓园时,回望来时路,更觉今日安宁来之不易。这份用脚步丈量的敬意,让红色精神深深烙印心间。
队员赵晓燕:在参观烈士墓园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心列队前行。清扫墓碑时默契分工,先烈的事迹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也让团队更加紧密团结。大家深刻意识到,传承红色精神,需要集体的力量,更需要携手奋进的担当。
至善育人
图文:孙亚玲 赵晓燕
编辑:任爽
一审一校:尚丽媛
二审二校:汤敏
三审三校:王为仕
↑ 上一篇:团日活动|《“团团陪伴·‘就’有‘位’来”——就业引航行动》
↓ 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